中国新华字典

  按部首检索  按拼音检索
囫囵吞枣
拼音: hú lún tūn zǎo 简拼: hltz
近义词: 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反义词: 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形容读书不认真
解释: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 不加咀嚼, 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处: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 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 一似浑囵吞个枣。”
例子: 读书要善于思考, 不能~, 不求甚解。
歇后语:
谜语:
成语故事:
 
    有个人曾经对人们说:“吃一点梨, 对人的牙齿有好处, 但是吃多了, 会伤脾的;枣呢, 正好与之相反, 虽然可以健脾, 但吃多了会对牙齿有害。”
    听的人中一个人听了, 想了想, 说:“吃梨时, 只嚼不咽, 还会伤脾吗?吃枣时, 我不嚼, 一口吞下去, 这不就可以�;ぱ莱萘寺�?”
    另一个年轻人听他这么一说, 就想开个玩笑:“你这不是囫囵吞下枣吗?”
周围在场的人都笑了。

    读后:我们学习知识时不能囫囵吞枣, 首先把要学的知识理解清楚, 然后再认真去掌握它。如果学知识只是笼统地学, 就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
 

囫开头的成语:
囫囵半片     

枣结尾的成语:
拔葵啖枣昌歜羊枣付之梨枣鹘仑吞枣浑抡吞枣浑沦吞枣
交梨火枣推梨让枣灾梨祸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