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羹冷炙 | | 拼音: | cán gēng lěng zhì | 简拼: | cglz | | 近义词: | 残羹剩饭、残羹剩汁、残茶剩饭 | 反义词: | 山珍海味、水陆俱陈 | | 用法: | 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 形容吃剩的食物 | | 解释: | 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 | 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乒乒乓乓, 把吃剩的残羹冷炙, 翻的到处都是。” | | 例子: | 做人不可攀结权贵, 靠人施舍, 以受~之辱。 | | 歇后语: | | | 谜语: | | | 成语故事: | 残羹冷炙 唐玄宗晚年, 不理朝政, 只是宠爱杨贵妃。天宝六年, 玄宗下诏, 应试天下来选拔人才。 三十六岁的诗人杜甫正好在长安, 听了消息很高兴。不料, 考完后, 主考官李林甫宣布无一人入选。李林甫回玄宗说:“天下的英才早被我们网罗光了, 没有漏掉一个。”玄宗听了很高兴。 杜甫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 十分苦闷。为了维持生计, 他只得以“宾客”的身份, 穿梭于达官贵人之间, 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汝阳王府、郑驸马府、韦丞相府都是杜甫经常出没的地方, 他常常陪着王公大臣诗酒宴游, 大家喝得高兴时, 写首诗助助酒兴, 大家玩得高兴时, 写上首赋助助游兴, 这样持续了九年。 在一首诗中他描述自己的生活:“每天一大早就去敲富人的家门, 每天晚上跟着人家的高头大马, 风尘仆仆的回来。得到的每一碗剩菜和剩饭(残羹与冷炙), 都饱含着悲凉和辛苦。”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 杜甫又开始了更加凄凉的流亡生活。 “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 多借指别人的施舍。 (出自《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