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呕心沥血 | | 拼音: | ǒu xīn lì xuè | 简拼: | oxlx | | 近义词: | 煞费苦心、挖空心思 | 反义词: | 无所用心、粗制滥造 | | 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 解释: | 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 | 出处: | 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 沥血以书辞。” | | 例子: | ~, 讴歌社会主义, 受到群众的欢迎。(臧克家《老舍永在》) | | 歇后语: | | | 谜语: | | | 成语故事: | 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 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 才华横溢。成年后, 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 但是, 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 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 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 只要一有灵感, 想出几句好诗, 他就马上记下来, 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 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 � 李贺在他短暂的26年生涯中, 留下了240余首诗歌, 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唐代文学家韩愈, 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肝以为纸, 沥血以书辞。”即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 滴出血来写文章。 后来人们常用“呕心沥血”比喻极度劳心苦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