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华字典

  按部首检索  按拼音检索
城下之盟
拼音: chéng xià zhī méng 简拼: cxzm
近义词: 身不由己、不由自主 反义词: 自食其力、自强自力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政治与军事方面
解释: 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 为城下之盟而还。”
例子: 国有已困之形, 人有不困之志。君民效死, 与城俱碎, 岂肯为~哉。(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五回)
歇后语:
谜语: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 楚国攻打小国绞国(今湖北郧县), 一直达到了绞国的南门。楚国大臣屈瑕对楚武王说:“绞国虽然小但却很轻狂, 轻狂的人就缺少谋略。我们不要派人�;た巢竦拈苑�, 以此来引诱绞国人出城。”楚武王同意了。 

第二天, 绞国人发现楚国人在山上砍柴, 又没有军队�;�, 就出城追击, 结果捉到了30个楚国人, 绞国人很高兴。第二天, 绞国官兵争先恐后从城里冲出来, 到山里追砍柴的楚国人。这时在山上埋伏的楚兵一齐冲下来, 绞国大败。楚国迫使绞国在绞国城下签订了屈辱的盟约, 然后才离去。 

“城下之盟” 比喻在武力逼迫下和敌人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出自《左传•桓公十二年》) 



城开头的成语:
城北徐公城狐社鼠城门鱼殃城下之辱  

盟结尾的成语:
百岁之盟背约负盟车笠之盟割臂之盟割襟之盟攻守同盟
海誓山盟海约山盟鹭约鸥盟弃好背盟歃血为盟松柏寒盟
咬血为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