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亦称《封泰山碑》。公元前219年镌立。四面有字, 其中一面为前209年所刻东行诏书及从臣姓名。原字相传为李斯手笔, 工整圆�。厥蓟释骋晃淖趾蟮淖痔�, 即小篆。今石刻已毁佚。有宋拓本传世。
分解解释:
| 泰 | (tài,)泰
tài
平安, 安定:泰适(幽闲安适)。泰安。泰然处之。
佳, 美好:泰运。否(p?)极泰来。
极: | 查看详解 | | 山 | (shān,)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 | 查看详解 | | 刻 | (kè,)刻
kè
雕, 用刀子挖: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
古代用漏壶记时, 一昼夜 | 查看详解 | | 石 | (dàn,shí,)石
shí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指石刻:金石。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 | 查看详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