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中国画。宋代李成作。今存此画或谓系宋代摹本, 人物为王晓所补。绢本立轴。水墨淡设色。画面上石坡三四层, 树木枝干虬曲, 下垂似蟹爪;坡前一碑孤峙, 旁有一骑骡观碑者, 有童子随侍。笔墨神妙, 气象萧疏。
分解解释:
| 读 | (dòu,dú,)读
(讀)
dú
依照文字念:读数(sh?)。读经。读书。宣读。朗读。范读。
看书, 阅览:阅读。速读 | 查看详解 | | 碑 | (bēi,)碑
bēi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碑。丰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碑刻(刻在碑 | 查看详解 | | 窠 | (kē,)窠
kē
昆虫、鸟兽的巢穴:窠巢。狗窠。
借指人安居或聚会的处所:“抛却山中诗酒窠”。
古同“颗”。 | 查看详解 | | 石 | (dàn,shí,)石
shí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指石刻:金石。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 | 查看详解 | | 图 | (tú,)图
(圖)
tú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图画。图案。图谱。图鉴。
指地图:《亚洲略图》。图穷匕见。 | 查看详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