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1.梵语Anavatapta的译音。意译为"无热恼"。池名。唐代称为无热恼池。此池在五印度北﹐大雪山北香山南﹐二山之中。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序》作"阿那婆答多池"。
分解解释:
| 阿 | (à,ǎ,ā,ē,)阿
ā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笔画数:7;
部首: | 查看详解 | | 耨 | (nòu,)耨
nòu
古代锄草的农具。
锄草:深耕易耨。
笔画数:16;
部首:耒;
笔顺编号:111234 | 查看详解 | | 达 | (dá,)达
(達)
dá
通:四通八达。达德(通行天下的美德)。达人。达士(达人)。
通晓:洞达。练达。
遍 | 查看详解 | | 池 | (chí,)池
chí
水塘, 多指人工挖的:池子。水池。池鱼之殃(喻因牵连而受到的灾祸。亦称“池鱼之祸”)。
湖 | 查看详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