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1.《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史记.游侠列传序》:"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蹺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后遂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讥刺旧社会小盗被杀﹑大盗得国的反常现象。亦省作"窃钩盗国"。
分解解释:
| 窃 | (qiè,)窃
(竊)
qiè
偷盗:偷窃。窃取。
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窃位。窃夺。
私自, 暗中:窃笑。窃 | 查看详解 | | 钩 | (gōu,)钩
(鈎)
gōu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 形状弯曲, 头端尖锐:钩子。秤钩儿。火钩子。
形状像钩子的 | 查看详解 | | 者 | (zhě,)者 <FONT color=#ff0000>zhě</FONT> <FONT fac | 查看详解 | | 诛 | (zhū,)诛
(誅)
zhū
把罪人杀死:害民者诛。诛灭。诛锄。诛戮。伏诛。
责罚:诛意(不问罪行, 只根据其用 | 查看详解 | | 国 | (guó,)●国(國)guóㄍㄨㄛˊ ◎有土 | 查看详解 | | 侯 | (hóu,hòu,)侯
hóu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侯门。公侯。封侯。诸侯。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姓 | 查看详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