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1.东汉时所刻碑石经书。汉灵帝熹平四年根据蔡邕等正定经本文字的建议始刻, 讫至光和六年, 凡历九年而成。共刻四十六石碑, 用隶书一体写成, 立于太学讲堂前的东侧, 有《鲁诗》﹑《尚书》﹑《周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种经文, 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太学遗址在今河南省偃师县朱家圪垱村。
分解解释:
| 熹 | (xī,)熹
xī
光明:熹微(日光微明)。星熹。
炙, 炽热:“东暾淡未熹, 北吹寒更寂”。
古人名用字。
笔 | 查看详解 | | 平 | (píng,)平
píng
不倾斜, 无凹凸, 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平地。平面。平原。
均等:平分。平行(x妌g )。 | 查看详解 | | 石 | (dàn,shí,)石
shí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指石刻:金石。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 | 查看详解 | | 经 | (jìng,jīng,)经
(經)
jīng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 编织物的纵线, 与“纬”相对:经纱。经线。经纶(a.整理过 | 查看详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