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华字典

  按部首检索  按拼音检索
五湖
基本解释:

1.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其说不一:(1)吴县南部的湖泽。《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泽薮曰具区, 其川三江, 其浸五湖。"郑玄注:"具区﹑五湖在吴南。浸, 可以为陂灌溉者。"具区, 即太湖。(2)即太湖。《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吴, 战于五湖。"韦昭注:"五湖, 今太湖。"《文�。�<江赋>》:"注五湖以漫漭, 灌三江而漰沛。"李善注引张勃《吴录》:"五湖者, 太湖之别名也。"(3)太湖及附近四湖。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入五湖之中。"徐天佑注引韦昭曰:"胥湖﹑蠡湖﹑洮湖﹑滆湖, 就太湖而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二》:"南江东注于具区, 谓之五湖口。五湖谓长荡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也。" 2.(4)太湖附近的五个湖。《史记.夏本纪》"震泽致定"唐张守节正义:"五湖者, 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 皆太湖东岸五湾为五湖, 盖古时应别, 今并相连。" 3.江南五大湖的总称。《史记.三王世家》:"大江之南, 五湖之间, 其人轻心。"司马贞索隐:"五湖者, 具区﹑洮滆﹑彭蠡﹑青草﹑洞庭是也。"明杨慎《丹铅总录.地理》:"王勃文'襟三江而带五湖', 则总言南方之湖。洞庭一也, 青草二也, 鄱阳三也, 彭蠡四也, 太湖五也。"洮滆, 今江苏长荡湖﹑西滆湖。彭蠡, 今鄱阳湖。青草, 今洞庭湖东南部。 4.指洞庭湖。 5.近代称华中﹑华东五大著名湖泊。即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洪泽湖和太湖。 6.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 辅佐越王勾践, 灭亡吴国, 功成身退, 乘轻舟以隐于五湖。见《国语.越语下》。后因以"五湖"指隐遁之所。


分解解释:
(wǔ,)<P>五 w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查看详解
(hú,)湖 hú 陆地上聚积的大水:湖泊。湖泽。湖滩。湖荡。湖光山色。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毫胶�。湖广。 查看详解

五开头的相关词语:
五爱 五案 五霸 五白 五百 五邦
五保 五暴 五本 五辟 五彪 五兵
五秉 五伯 五博 五卜 五布 五怖
五部 五才 五材 五裁 五采 五彩
五菜 五残 五仓 五苍 五藏 五曹
五禅 五猖 五长 五常 五车 五尘

湖结尾的相关词语:
陂湖 冰湖 带湖 鼎湖 东湖 鹅湖
二湖 丰湖 鹤湖 后湖 鉴湖 江湖
镜湖 犂湖 蠡湖 里湖 两湖 撩湖
灵湖 柳湖 龙湖 �:� 梅湖 明湖
南湖 澎湖 碰湖 鄱湖 钱湖 石湖
孰湖 太湖 西湖 下湖 泻湖 星湖


工具导航: 中国成语词典 中国反义词在线查询 歇后语大全 文言文翻译 万年历 中文转拼音 简体繁体转换 信息网

版权所有 中国汉语字典 中国成新华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