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唐韻】卽消切【集韻】【正韻】兹消切, 音焦。【說文】莍也。或作 。亦作 。【爾雅·釋木】椒榝醜莍。【註】莍萸子聚生成房貌。【疏】椒者, 榝之類, 實皆有莍彙自裹。【詩·唐風】椒聊之實, 蕃衍盈升。【陸疏】聊, 語助也。椒樹似茱萸, 有針刺, 葉堅而滑澤, 蜀人作茶, 吳人作茗。今成臯山中有椒, 謂之竹葉椒。東海諸島亦有椒樹, 子長而不圓, 味似橘皮, 島上獐、鹿食此, 肉作椒橘香。 又【漢官儀】皇后以椒塗壁, 稱椒房, 取其溫也。【桓子·新論】董賢女弟爲昭儀, 居舍號椒風。 又【荀子·禮論】椒蘭芬苾, 所以養鼻也。 又【荆楚歲時記】正月一日, 長幼以次拜賀, 進椒酒。 又土高四墮曰椒丘。【屈原·離騷】馳椒丘且焉止息。 又山頂亦曰椒。【謝莊·月賦】菊散芳于山椒。 又邑名。亦姓也。椒, 春秋楚邑, 椒舉以邑爲姓。 又【集韻】子肖切, 音醮。芬香也。【詩·周頌】有椒其馨。 【說文】無椒字。茮, 子寮切。【徐鍇曰】茮, 卽今之椒。【正字通】謂徐氏不知椒成樹之誤。○按《通志》廣東椒有蔓生者。《眞臘風土記》胡椒纒藤而生。則草木可以 用。 。
分类:【辰集中】【木字部】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椒 jiāo 〔花 椒〕a.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果实球形, 暗红色, 种子黑色, 可供药用或调味;b.这种植物的果实, 简称“ 椒”, 如“ 椒盐”。“ 椒酒”。“ 椒桂”(常用来喻贤人)。 〔胡 椒〕a.常绿藤本植物, 果实球形, 红色, 成熟后红黑色, 味辛辣, 可供药用或调味;b.这种植物的果实。 笔画数:12;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2112345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