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华字典

  按部首检索  按拼音检索
 
拼音: kài , 笔划: 10
部首: 五笔输入法:
       欬的汉字演变 | 欬的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唐韻】苦漑切【集韻】【韻會】口漑切, 音慨。【說文】逆氣也。【玉篇】上欶也。【類篇】今俗謂嗽爲欬。【禮·月令】季夏行春令, 則穀實鮮落, 國多風欬。【註】因風致欬疾也。  
又大呼曰廣欬。【禮·曲禮】車上不廣欬。【疏】廣, 弘大也。欬, 聲欬也。在上而聲大欬, 似自矜, 又驚衆也。  
又謦欬, 言笑也。【列子·黃帝篇】宋康王蹀足謦欬疾言。【莊子·徐無鬼】况乎昆弟親戚之謦欬其側。【註】欬, 苦愛反。  
又【集韻】去兾切, 音器。義同。  
又【集韻】乙界切, 音餲。與噫同。【說文】飽食息也。通作。

分类:【辰集下】【欠字部】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古同“咳”。


ài
胃里的气体从嘴里出来并发出声音。

笔画数:10;
部首:欠;
笔顺编号:415334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