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华字典

  按部首检索  按拼音检索
 
拼音: cǐ ,cī , 笔划: 10
部首: 五笔输入法:
       玼的汉字演变 | 玼的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唐韻】千禮切【韻會】【正韻】此禮切, 音泚。【說文】玉色鮮也。引《詩》:新臺有玼。◎按《詩·邶風》今本作泚。  
又【正字通】凡物之鮮盛者皆曰玼。【詩·鄘風】玼兮玼兮, 其之翟也。【傳】翟衣, 夫人祭服, 刻繒爲翟雉形, 釆畫之以爲飾。玼者, 言宣姜服飾之盛, 如玉色也。  
又與疵通。【後漢·黃憲傳】靡不服深遠去玼吝。【註】玼音此。說文曰:鮮色也。據此文當爲疵。作玼者, 古字通也。  
又【集韻】此我切, 音瑳。又【廣韻】【正韻】雌氏切【集韻】淺氏切, 音此。義同。  
又【廣韻】疾移切【集韻】【韻會】才支切, 音疵。【廣韻】玉病。  
又【集韻】玉中石也。

分类:【午集上】【玉字部】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玉的疵点:玙璠之 。



鲜明:“ 兮, 其之翟也。”

笔画数:10;
部首:王;
笔顺编号:112121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