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古文〕 【唐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 音注。【說文】銷金成器也。【玉篇】熔鑄也。【左傳·宣三年】鑄鼎象物。【註】象所圖物, 著之於鼎。又【昭二十一年】天王將鑄無射。 又國名。【左傳·襄二十三年】臧宣叔娶于鑄。【註】鑄國, 濟北蛇丘縣所治。 又地名。【後漢·郡國志】濟北國有鑄鄕城。 又與祝通。【禮·樂記】封帝堯之後于�!!驹]】祝, 或爲鑄。 又姓。【姓苑】堯後。以國爲氏。 又【字彙補】照秀切, 音呪。【淮南子·俶眞訓】今夫冶工之鑄器。【註】鑄, 讀作�!�
分类:【戌集上】【金字部】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铸 (鑄) zhù 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 铸铁。 铸造。 铸件。熔 铸。 铸币。 笔画数:12; 部首:钅; 笔顺编号:31115111312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