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蚶 | | 拼音: | hān , | 笔划: | 11 | | 部首: | 虫 | 五笔输入法: | jafg | | | | 蚶的汉字演变 | 蚶的谜语 | |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唐韻】呼談切【集韻】【韻會】呼甘切, 音憨。【爾雅·釋魚】魁陸。【註】《本草》云:魁狀如海蛤, 圓而厚, 外有理縱橫, 卽今之蚶也。【郭璞·江賦】洪蚶專車。【註】蚶則徑四尺, 背似瓦壟有文。【唐書·孔戣傳】明州歲貢淡菜、蚶蛤之屬。 又【集韻】沽三切, 音甘。螺之小者。 又胡甘切, 音函。義同。 或作蜬、魽。
分类:【申集中】【虫字部】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蚶 hān 〔 蚶子〕软体动物, 介壳厚而坚实, 生活在浅海泥沙中。肉可食, 味鲜美。亦称“魁蛤”;俗称“瓦垄子”、“瓦楞子”。 笔画数:11;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122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