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华字典

  按部首检索  按拼音检索
 
拼音: táng , 笔划: 17
部首: 五笔输入法: jipf
       螳的汉字演变 | 螳的谜语  | 螳的英语  | 螳的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 音唐。【說文】螳螂也。【禮·月令】仲夏螳螂生。【註】螳螂, 螵蛸母也。【揚子·方言】螳螂謂之髦。【郭註】有斧蟲也, 江東呼爲石蜋。又名齕肬。【吳越春秋】夫秋蟬登高樹, 不知螳螂超枝緣條而稷其形。【莊子·人閒世】女不知夫螳螂乎, 怒其臂以當車轍, 不知其不勝任也。【韓詩外傳】齊莊公出獵, 有螳螂舉足, 將搏其輪。問其御, 御曰:其爲蟲也, 知進而不知退, 不量力而輕就敵。  
又水名。【水經注】沂水又東南, 螳螂水入焉。  
又縣名。【華陽國志】螳螂縣出銀、鉛、白銅、雜藥, 有螳螂附子。

分类:【申集中】【虫字部】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táng
螂〕昆虫, 全身绿色或土黄色, 头呈三角形, 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 对农业有益, 如“ 捕蝉, 黄雀在后”。俗称“刀螂”;简称“ ”, 如“ 臂当车”(喻不自量力)。

笔画数:17;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243452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