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华字典

  按部首检索  按拼音检索
 
拼音: zhuàn , 笔划: 15
部首: 五笔输入法: txeu
       篆的汉字演变 | 篆的谜语  | 篆的英语  | 篆的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唐韻】【廣韻】持袞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柱兗切, 音瑑。【集韻】篆書也。【尚書·序疏】秦書有八體, 一曰大篆, 二曰小篆。及新莽居攝, 使大司空甄豐等校文書之部, 時有六書, 三曰篆書, 卽小篆, 下杜人程邈所作。五曰繆篆, 所以摹印。【法書攷】大篆者, 周史籀所作也。或曰柱下史始變古文, 或同或異, 謂之篆。篆者, 傳也, 傳其物理, 施之無窮, 《漢·藝文志》《史籀》十五篇是也。以史官製之, 用之敎授, 謂之史書, 凡九千字。小篆者, 秦相李斯所作也。增損大篆、籀文, 謂之小篆, 亦曰秦篆, 天下行之。畫如鐵石, 字若飛動, 作楷隸之祖, 爲不易之法。其銘題鐘鼎, 及作符節, 至今用焉。  
又轂約也。【周禮·春官】孤乗夏篆。【註】夏, 赤也。夏篆, 五采畫轂約也。又【考工記】鐘帶謂之篆。

分类:【未集上】【竹字部】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zhuàn
汉字的一种书体:大 。小 。 体。 书。
书写 字: 额。
印章多用 文, 故为官印的代称, 又为对别人名字的敬称: 刻。摄 。次 。台 。

笔画数:15;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5513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