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龋 | 拼音: | qǔ , | 笔划: | 17 | 部首: | 齿 | 五笔输入法: | hwby | | | 龋的汉字演变 | |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唐韻】區禹切【集韻】【韻會】顆羽切, 音踽。【說文】齒蠹也。【釋名】齲, 朽也。蟲齧之齒, 缺朽也。【廣雅】齲, 病也。【史記·倉公傳】齊中大夫病齲齒。【後漢·梁冀傳】冀妻能爲齲齒笑。【註】風俗通曰:齲齒笑者, 若齒痛不忻忻也。【淮南子·說山訓】割脣而治齲。 又【正韻】齲, 齒啓貌。 又【集韻】果羽切, 音矩。義同。
分类:【亥集下】【齒字部】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龋 (齲) qǔ 〔 龋齿〕a.牙齿发生腐蚀的病变, 在牙面上形成 龋洞, 逐渐扩大, 最后可使牙齿全被破坏;b.患这种病的牙。均亦称“蛀齿”;俗称“虫牙”。 (齲) 笔画数:17; 部首:齿; 笔顺编号:2121345232512521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