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韓 | | 拼音: | hán , | 笔划: | 17 | | 部首: | 韋 | 五笔输入法: | | | | | 韓的汉字演变 | |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唐韻】【集韻】胡安切【韻會】【正韻】河干切, 音寒。【說文】井垣也。从韋, 取其帀也。幹聲。 又國名。【詩·大雅·韓奕箋】韓, 姬姓之國也, 後爲晉所滅, 故大夫韓氏以爲邑名。【左傳·桓三年】韓萬御戎。【韻會】曲沃桓公之子萬, 食邑于韓, 後分晉爲國。 又三韓, 國名, 辰韓, 弁韓, 馬韓也。見【後漢·東夷傳】。 又【廣韻】姓也。【韻會】秦滅韓, 以國爲氏。 又叶胡千切, 音焉。【孫楚·白起贊】神機電斷, 氣齊卒然, 南折勁楚, 走魏禽韓。 【說文】本作 。【集韻】亦作榦幹。 考證:〔又三韓, 國名, 辰韓, 示韓, 馬韓也。見【後漢·光武紀】。〕 謹按示韓當作弁韓, 見後漢書東夷傳, 光武紀本文無之。謹將示改爲弁。光武紀改東夷傳。
分类:【戌集中】【韋字部】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韓 hán 见“韩”。 笔画数:17; 部首:韋; 笔顺编号:1225111252125115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