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唐韻】古核切【集韻】【韻會】各核切【正韻】各頟切, 音膈。【說文】障也。【玉篇】塞也。【史記·秦始皇紀】防隔內外。【前漢·�;輦鳌坑艚^漢。 又通作鬲。【荀子·大略篇】鬲如也。【註】謂鬲絕於上。【史記·大宛傳】鬲漢道焉。【前漢·薛宣傳】西州鬲絕。又【陸厥與沈約書】一家之文, 工拙壤鬲。 又【韻會小補】叶訖得切, 音祴。【柳宗元·懲咎賦】讒妬結而不戒兮, 猶斷斷於所執。勢危疑而多詐兮, 逢天地之否隔。○按正字通引柳賦云, 質韻音屹, 固非。而韻會小補叶訖得切, 亦謬。得在職韻, 執在緝韻, 職緝不相通, 以隔叶執, 不當作訖得切。 又與融通。【史記·秦始皇紀】昭隔內外, 靡不淸淨, 施於後嗣。【註】隔, 一作融。
分类:【戌集中】【阜字部】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隔 gé 遮断: 隔开。 隔离。 隔绝。 隔断。阻 隔。 相去有一段距离: 隔壁。 隔年。 隔行(háng )。 隔岸观火(喻见人遇到困难, 漠不关心, 采取观望或看热闹的态度)。 隔墙有耳。 思想感情有距离: 隔阂。 隔膜。 隔心。 笔画数:12; 部首:阝; 笔顺编号:5212512543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