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华字典

  按部首检索  按拼音检索
 
拼音: suì , 笔划: 14
部首: 五笔输入法: buep
       隧的汉字演变 | 隧的英语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徐醉切, 音遂。【玉篇】墓道也。【左傳·隱元年】闕地及泉, 隧而相見。【註】隧, 若今延道。又【僖二十五年】晉侯朝王, 王饗醴, 命之宥, 請隧弗許。【註】闕地通路曰隧。【周禮·春官·冢人】及竁以度爲丘隧。【註】隧, 羨道也。  
又道也。【詩·大雅】大風有隧。【禮·曲禮】出入不當門隧。【魯語】具舟除隧。【前漢·匈奴傳】起亭隧。【註】隧, 謂開小道而行, 避敵鈔也。  
又【左傳·襄七年】叔仲昭伯爲隧正。【註】隧正, 主役徒。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于上之攠, 謂之隧。【註】隧在鼓中, 窐而生光, 有似夫隧。  
又草名。【爾雅·釋草】出隧, 蘧蔬。【疏】菌類也。一名出隧, 一名蘧蔬。  
又【正字通】高麗國左有大穴, 曰神隧。  
又地名。【戰國策】吳見伐齊之便, 而不知干隧之敗也。【註】干隧, 吳地。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河閒國武隧縣。  
又轉也, 回也。【莊子·天下篇】若磨石之隧。【註】隧, 音遂, 回也。  
又【集韻】直類切, 音懟。落也。與墜同。【荀子·儒效篇】至共頭而山隧。【班固·幽通賦】眷峻谷曰勿隧。【註】可以免於顚隧。【前漢·王莽傳】不隧如髮。  
又【集韻】雖遂切, 音粹。與邃同。深遠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參分車廣, 去一以爲隧。【註】鄭司農云:隧謂車輿深也, 讀如鑽燧攺火之燧。康成謂:讀如邃宇之邃。  
又【集韻】杜罪切, 音。【左傳·襄二十五年】當隧者, 井堙木刊。【註】隧, 徑也。徐邈讀上聲。 【廣韻】俗作璲。
考證:〔【班固·幽通賦】養峻谷曰勿隧。〕 謹照原文養改眷。

分类:【戌集中】【阜字部】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suì
道路, 特指门内当中的路。
郊外的地方:“鲁人三郊三 ”。
古同“燧”, 边塞设置的守望烽火的亭子。
道〕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通路。亦称“ 洞”。
旋转:“若磨石之 ”。

笔画数:14;
部首:阝;
笔顺编号:5243135333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