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廣韻】徒叶切【集韻】【韻會】達協切, 音牒。【玉篇】便語也。【集韻】多言也。【史記·匈奴傳】嗟土室之人, 顧無多辭, 令喋喋而佔佔。【註】喋喋, 利口也。服虔曰:口舌爲喋。通作諜。【前漢·張釋之傳】喋喋, 利口。○按《史記》作諜諜。 又【集韻】血流貌。【前漢·文帝紀】喋血。【註】師古曰:喋, 大頰反, 本字當作蹀。蹀謂履涉之耳。○按《史記·文帝紀》作啑血。 又【廣韻】【正韻】丁協切【集韻】的協切, 音 。【廣韻】血流貌。【集韻】或作涉。 又【集韻】【韻會】【正韻】 直甲切, 音霅。【玉篇】 唼食。【廣韻】啑喋, 鳧雁食也。 又【集韻】去涉切, 音 。江南謂吃爲喋。【篇�!孔F作 。
分类:【丑集上】【口字部】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喋 dié 〔 喋 喋〕啰唆, 语言烦琐, 如“ 喋 喋不休。” 〔 喋血〕血流满地, 形容杀人多, 如“ 喋 喋沙场”。 喋 zhá ㄓㄚˊ 〔 喋呷〕形容成群的鱼、水鸟吃东西的声音。 笔画数:12; 部首:口; 笔顺编号:25112215123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