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康熙字典解字: 原文:【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 音十。【說文】掇也。【廣韻】收也, 斂也。【左傳·昭三年】無備而官辦者, 猶拾瀋也。【註】猶拾汁, 終不可得。【前漢·夏侯勝傳】經術苟明, 其取靑紫如俛拾地芥。又【汲黯傳】補過拾遺, 臣之願也。 又拾遺, 官名。【唐書·百官志】補闕拾遺, 掌供奉諷諫。 又不知而問曰拾沒。俗譌爲什麽。一曰射韝也。著於左臂以遂弦。【詩·小雅】決拾旣佽。【傳】決, 鉤弦也。拾, 遂也。【儀禮·鄕射禮】袒決遂。【註】遂, 射韝也。以韋爲之, 其非射時則謂之拾。拾, 斂也, 所以蔽膚斂衣也。 又今官文書借爲數目之十字。 又【集韻】【正韻】 極葉切, 音笈。更也。【禮·投壷】左右告矢, 具請拾投。【疏】賔主更遞而投也。【儀禮·鄕射禮】取弓矢拾。【疏】遞取弓矢也。 又【集韻】【韻會】 極業切, 音跲。義同。 又實攝切, 音涉。躡足升也。【禮·曲禮】拾級聚足, 連步以上。【註】拾當爲涉聲之誤也。級, 等也。 【正韻】涉拾 失涉切, 音攝, 義同。疑韻切有脫誤。
分类:【卯集中】【手字部】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拾 shí 捡, 从地上拿起: 拾草。 拾粪。 拾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 常用于文章标题)。 拾取。俯 拾皆是。 拾人牙慧。 收, 敛, 整理:收 拾。 拾掇。 “十”的大写。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丢 拾 shè ㄕㄜˋ 古同“涉”, 历, 经由: 拾级而上。 丢 笔画数:9; 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34125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