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华字典

  按部首检索  按拼音检索
位置:中国姓氏起源大全 >>:
唐姓的起源、来源、由来


姓氏起源
 
     出自祁姓和姬姓, 为黄帝轩辕氏之后。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 姓伊祁, 名放郧, 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于陶, 后来迁于唐, 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 开始以"唐"为国号, 所以又称唐尧。尧做了100年天子后禅位给舜, 尧死后, 舜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今河北省唐县)侯。到周武王时, 唐侯作乱被成王所灭, 唐国之地就被改封给成王之弟唐叔虞, 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 称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的, 称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 后来就姓了唐。同时周昭王时, 曾封丹朱之后在鲁县为唐侯, 被楚灭后, 其子孙也姓唐。春秋时, 又有一支姬姓唐诸侯国, 被楚昭王灭后, 其后人也称为唐氏。以上这4支唐氏, 均源自轩辕氏。
  东汉时唐姓始有他族加入。如南方白狼王中有唐姓;陇西(今属甘肃)羌亦有唐姓。

家乘谱牒

  上海:唐氏族谱八卷、云间唐氏支谱不分卷、唐氏本支谱不分卷
  江苏:延令唐氏宗谱四卷、开沙唐氏族谱十卷、丹徒开沙唐氏宗谱十二卷、昆陵唐氏宗谱不分卷
  浙江:姚江唐氏家谱八卷首一卷、晋昌唐氏世谱九卷、东鲁唐氏族谱兰江东鲁唐氏族谱二十卷剡东唐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安徽:潜山崇本堂唐氏宗谱十九卷首三卷末一卷、皖桐唐氏七修宗谱
  湖南:中湘唐氏朝支六修谱十四卷、衡山唐氏七修族谱二十六卷、湘潭唐氏敦本堂七修谱三十二卷、锦石唐氏四修族谱三十九卷 


聚集地(迁徙分布)

  早期的唐氏, 主要分布于魏、楚、晋、秦, 如战国时魏有唐雎;楚有唐昧。西汉时, 唐雎之孙唐厉徙居沛国(今江苏沛县);东汉时唐翔在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定居;晋代唐熙定居凉州(今甘肃武威), 其子唐辉又徙居晋昌(今山西定襄县西北);南朝齐时有三吴地区农民起义首领唐寓之曾攻占钱塘(今浙江杭州), 称帝, 国号吴。由此可见, 南北朝时期唐氏已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唐朝时有河南固始唐氏移居福建。宋代有晋昌唐氏随宋室南渡, 定居江西宁都, 后迁广东潮阳、大埔, 又有迁梅州及广西者。清代, 闽、粤唐氏有的移居台湾, 进而又有人远徙海外, 如当代有"航运业大王"之称的印尼华人唐�!�
  唐氏, 在台湾是第六十九个大姓。台湾各地, 也有许许多多的唐姓人家, 尤其是在台北、新竹、南投、彰化、嘉义等地, 唐姓的人士几乎随入可见。现在, 唐氏作为台湾的一个大姓, 当初都分别来自一海之隔的广东和福建。

堂号
  "移风堂":汉朝时候, 费汛为萧县令, 爱民如子, 先教后罚, 在官9年, 连地方的坏风俗都转变了, 全县3年都没有打官司的。邻县沛县发生蝗灾, 蝗虫到了萧界, 不入萧境。皇帝封费汛为梁相。
  唐姓又有以"晋阳"、"晋昌"、"北海"为其堂号的。 


历史名人
 
    唐 寅:明朝文学家、书画家, 字伯虎, 号六如居士。自放名山大川, 筑桃花坞以居, 毕生致力于绘画, 且能诗文, 与祝允、徐祯卿、文征明并称"伍中四才子", 与沈周、仇英、文征明合称"明四家"。有《六如居士全集》、《画谱》等。
  唐 蒙:西汉官吏。武帝时, 他出使夜郎国(现在的贵州�。�, 以厚礼, 说服夜郎侯多同归属汉邦, 设犍为郡, 从此贵州不再是夷地了。
  唐慎微:宋代著名医药学家, 编有《经史证类备本草》, 总结了宋以前的药物学成就, 流传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