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中国姓氏起源大全 >>: |
| 松姓的起源、来源、由来 |
| 松姓源出有三: 1、松姓的起源与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和松树的故事而产生的。据《史记•秦本纪》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的记载, 原来,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 不可一世, 曾经带着朝中的大小官员前呼后拥, 浩浩荡荡亲登泰山祭天, 等办完立石、封祠祀一连串的为自己歌功颂德的“例行公事”后, 不料在下山途中突然间下起倾盆大雨, 而山上却没有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 正好山上有五棵大松树, 枝叶繁茂, 围起来像个大亭子, 于是秦始皇就跑到松树下躲雨。不久风息雨停, 秦始皇很高兴, 认为这棵大树护驾有功, 就当场赏封五棵松树为“五大夫松”。那时随秦始皇上山的官员, 有些都还没有得过皇帝的封号, 就沾松树的光, 也跟着以松为姓, 世代相传。再此后, 就有居于泰山的人便以“五大夫松”的“松”字为姓氏, 称松姓, 世代相传。松氏的望族居东莞郡(今山东省莒县)。 2、出自清代满族改姓。清兵入关后, 有满族旗人改汉姓松氏。如武英殿大学士松筠, 原为蒙古正蓝旗人, 玛拉特氏。 3、公姓改为松姓。因为公姓称呼时有些不方便, 因此有人就将公姓改成了松姓。 2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望出东莞;源自泰山:全联典指松氏的郡望和得姓源 “四言通用联”手稿 流。 大夫赐姓;名士效忠:上联典所松氏来源于“五大夫松”。下联典指隋朝时期的北海人松贇, 性格刚烈, 重名义, 为一时名士, 后死于杨厚之难。 全忠全孝;治国治家:此联为清朝时期的吟梅山人著历史传奇小说《兰花梦》主人翁李公挽松宝珠联(节录)。《兰花梦》女主人公松宝珠自幼女扮男装, 十五岁中进士, 点探花, 十八岁挂帅平南, 凯旋归来后被封为公主。智勇兼备, 屡建奇勋, 可谓出为将, 入为相。但下嫁状元许文卿后却深受封建夫权淫威的折磨, 十九岁即含恨身亡。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秦封著土;夏社流芳:上联典指松氏的源流。下联典指隋朝时期的松贇事典。 七言通用联 名士风声光北海;高人谐谑迈东方:上联典指隋朝朝时期的北洚名士松贇。松贇, 性格刚强, 尤重名义, 死于杨厚之难, 城中有都痛哭流涕。下联典指唐代名人松寿。 月自恋花花恋月;卿须怜我我怜卿:此联为清朝时期的吟梅山人著历史传奇小说《兰花梦》主人公松宝珠的撰题联。 十言通用联 文韬武略, 声威播于华夏;严明廉干, 政声响彻当涂: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武英殿大学士松筠, 蒙古正蓝旗人。文武兼备, 在西域平叛有功。喜为擘窠书, 尤好写大虎字。有《古品节录》、《绥服纪略》、《伊犁总统事略》。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长芦盐官松冕, 六合人。居官严明廉干, 声彻当涂。 3家族名人 松 筠:字湘浦, 蒙古正蓝旗人。廉直坦易, 脱略文法, 不随时俯仰, 屡起屡蹶。嘉庆年间官做到武英殿大学士, 卒谥文清, 他一生疾恶如仇, 在和珅面前从来不屈服, 所以就被久留边远地区任职, “在藏凡五年”。他笃信佛教, 尤其喜欢拜拂, 每次入寺院, 总要留些书法, 他最喜欢写大虎字, 著有《品节录》、《绥服记略》、《伊梨总统事略》等书。 松会能:1938年7月生。贵州黎平县人。贵州省农科院信息所副研究员。《农技服务》杂志常务副主编、广告负责人、记者, 《贵州农业科学》编委、编辑部主任, 《西南农业学报》编委、贵州编辑室编辑, 贵州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 贵州省科委科技期刊审读员。主要成果:1958年起在贵州省农科院植保所从事果蔬科研工作。先后在《园艺学报》、《广西植物》等期刊发表《苹果、梨、桃一年生枝剪截反应的相关性》等多篇学术论文, 部分论文被收入英国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CABI光盘文摘数据库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198O年起组织、参与完成了1600多万字的期刊编辑出版任务, 另撰写大量农业科学技术文章。负责编辑的《贵州农业科学》1989年被中国农学会评为全国优秀期刊并于1993年获贵州省农科院三等成果奖, 《农技服务》1992年获贵州省农科院三等成果奖并于1996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期刊及获贵州省科委、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授予优秀期刊一等奖。曾先后5次获省农科院先进工作者奖, 1986年被省科委授予科技情报搜集加工报道奖, 1996年被评为贵州省科技情报(信息)先进工作者。1997年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在北京授予“银牛奖”。 松 贇:山东省北海人, 隋代名士。性格刚烈, 尤重名义, 死于杨厚之难, 城中人皆痛哭流涕。 松 冕:六合人, 明朝时的清官, 兄松晟早亡, 事寡嫂如母。官职为长芦盐官, 管理盐务, 这个官职历来被人认为是肥差, 但松冕为清正廉洁, 有政声。 松宝珠:为清•吟梅山人著历史传奇小说《兰花梦》的女主人公松宝珠。她是中国女性完美的典型, 她冰雪聪明, 学问惊人, 智勇兼备, 由于种种原因, 从出生起一直女扮男装。15岁中进士, 点探花, 16岁升左副都御史, 数破奇案, 17岁挂帅出征, 18岁平定南疆, 建立赫赫功名, 被封为公主, 可谓出为将, 入为相, 但下嫁状元许文卿后, 在深受封建夫权淫威下倍受折磨, 经常吐血, 于19岁含恨身亡。 4得姓始祖 赤松子、松玄子、松赞干布。 5迁徙分布 松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 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 但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十六位门阀。 6郡望堂号 郡望 东莞郡:西汉时期有东莞县, 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汉末建安初年(丙子, 公元196年), 分琅琊郡、齐郡置城阳郡, 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 领八县。晋朝晋武帝泰始元年(乙酉, 公元265年)改置为东莞郡, 置于晋陵(今江苏常州)东南一带, 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末年废黜, 其时辖地在今山东临朐、沂水、蒙阳、沂源、莒县一带。今广东省东莞市建制置于唐朝, 后世所称“东莞”皆指广东沿海的东莞。 泰山郡:西汉高祖七年(辛丑, 公元前200年)设泰山郡, 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一带。东汉朝时期有个博县, 在西晋朝时期移郡后, 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部一带。唐朝时期为乾封县。宋朝时期改乾封为奉符, 即今山东泰安。大金国天会十四年(丙辰, 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军, 后改为州。清朝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设为泰安府, 东平、肥城等县均属泰安府。“泰安”, 是从“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一语中来, 取意“国泰民安”。泰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荣的大汶口文化。民国时期废府为县。 堂号 东莞堂:以望立堂。 泰山堂:因松氏源出泰山, 因以立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