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中国姓氏起源大全 >>: |
| 左姓的起源、来源、由来 |
| 姓氏起源 据《吕览》载, 黄帝时有小臣左彻, 为左姓之始。 出自姜姓, 为春秋时齐国公族之后。齐国君主的儿子有左公子和右公子之分。左公子的后代便以左字为姓, 形成左氏。 以职官为姓, 春秋时, 各诸侯国大都置有左史官, 其后便以左为氏。如楚威王有左史官倚相;周穆王有左史戎夫, 他们皆为左氏之祖。 堂号 "传经堂":孔子作《春秋》, 左丘明为了传《春秋》作了《左传》, 详细解释了《春秋》的内容。 "高义堂":春秋时候左伯桃和羊角哀一起到楚国去谋事, 途遇大雪, 天寒食绝。伯桃把自己的衣服、粮食都给了羊角哀, 让他一人到楚国去, 免得二人都冻饿而死。伯桃自己则钻到一棵大树的树洞里冻饿而死。羊角哀在楚国得官后, 回到那棵柳树下劈开树干, 重新礼葬了左伯桃。 历史名人 左丘明:春秋时鲁国人, 后人因其目盲, 称之为盲左。相传他曾任鲁太史, 为《春秋》作传, 成《春秋左氏传》, 简称《左传》;又作《国语》。先儒以为左丘明好恶同于圣人, 故孔子作春秋为素王, 丘明为素臣。述夫子之志而作传, 是为左氏春秋。 左思:字太冲, 西晋临淄(今淄博市)人, 官秘书郎, 貌陋口讷而博学能文。司空张华辟为祭酒, 贾谧举为秘书。谧诛, 归乡里专事著述, 曾作《三都赋》, 十年始成, 豪贵之家, 竞相传写, 洛阳为之纸贵。其诗至今仅存14篇, 以《咏史》八首最为著名。南朝梁钟嵘诗品说他"文典以怨, 颇为精切, 得讽喻之致"。原有集, 已佚, 后人辑有《左太冲集》。 左良玉:字崑山, 明末临清人, 早年在辽东与清军作战, 以骁勇善左右射, 为侯恂所识拔。后拥兵多至80万, 驻武昌与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作战多年, 为明王朝镇压农民起义的主要部队之一。崇祯十五年(1642年)被李自成大败于朱仙镇。崇祯十七年封宁南伯。福王立于南京, 又进封宁南候。后起兵讨马士英, 清顺治二年(1645年), 军至九江, 病死, 终年46岁。 左宗棠:字季高, 一字朴寸, 湖南湘阴人, 清末湘军军阀, 洋务派代表人物。清咸丰十年(1860年), 由曾国藩推荐, 率湘军五千人赴江西、皖南与太平军作战。初任浙江巡抚。勾结法国军队镇压太平军。同治三年(1864年)升任闽浙总督, 同治五年在福州创立福建船政局, 成为当时最大的造船厂。同年调任陕甘总督, 先后镇压了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光绪元年(1875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 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大军入疆, 先后收复天山北路、南路, 并准备收复伊犁地区, 遏止了英、俄对新疆的侵略。光绪三年在兰州筹设织呢局。光绪七年任军机大臣, 调两江总督。中法战争时督办福建军务, 力主出兵抗法。光绪十一年(1885年)病逝, 终年73岁。著有《左文襄公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