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1.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皆为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主张。首倡于元郝经﹐清袁枚亦主此说﹐至章学诚才系统地提出这一主张。他认为六经乃夏﹑商﹑周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他提出了"六经皆史"﹑"六经皆器"的命题﹐反对"离器言道"。龚自珍﹑章炳麟亦倡此说。参阅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的《易教》﹑《经解》﹐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章炳麟《国故论衡.原经》。
分解解释:
| 六 | (liù,lù,)<P>六 li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 查看详解 | | 经 | (jìng,jīng,)经
(經)
jīng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 编织物的纵线, 与“纬”相对:经纱。经线。经纶(a.整理过 | 查看详解 | | 皆 | (jiē,)皆
jiē
全, 都:皆大欢喜。人人皆知。放之四海而皆准。
都全
笔画数:9;
部首:白;
笔顺编号 | 查看详解 | | 史 | (shǐ,)史
shǐ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 | 查看详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