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1.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其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 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 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刺激感官, 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 即所谓"象征"。法国象征派诗人以马拉美﹑魏尔伦等为代表;戏剧方面以梅特林克为代表;美术方面以摩罗为代表。
分解解释:
| 象 | (xiàng,)象
xiàng
哺乳动物, 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 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 门牙极长, 可用于雕刻成器皿 | 查看详解 | | 征 | (zhēng,)征
(③征⑦徵)
zhēng
远行:长征。征途。征夫。征人。征衣。征帆(远行的船)。
用武力制裁, 讨 | 查看详解 | | 主 | (zhù,zhǔ,)●主zhǔㄓㄨˇ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 家庭 | 查看详解 | | 义 | (yí,yì,)义
(義)
yì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 | 查看详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