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华字典

  按部首检索  按拼音检索
古代后宫称呼

1、后、帝王的正妻。夏代帝王生时称“后”, 死后称“帝”。后稷、后羿等的“后”, 都是君长的意思。商代君主生前称“王”, 死后称“帝”。在商代, “后”开始成为君主配偶的专称。《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
2、皇后:皇帝正妻的称呼, 始于秦朝。历代相袭。 
3、王后:国王的正妻。 
4、皇孋:皇后的别称。《后汉书·皇后纪赞》:“祁祁皇孋, 言观贞淑。” 
5、元妃、元嫡:国君或诸侯元配夫人的称号。《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 孟子卒, 继室以声子, 生隐公。”
6、元后、元配:帝王的正妻, 元配皇后。《明史·后妃传二》:“穆宗即位, 礼臣议:’孝洁皇后, 大行皇帝元配, 宜合葬袝庙。”
7、女主:女子为君者, 多指临朝执政的太后。《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后女主, 欲王吕氏。”
8、君妇:君主正妻的称呼。 
9、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10、慈壶、慈闱:对帝王母亲或皇后的敬称。宋范成大《丙午东宫寿》诗:“晨昏两慈壶, 诗礼一贤王。”
11、中宫:皇后的住处, 代称皇后。 
12、国阴:后妃的别称。古代称男为阳, 女为阴, 所以帝王的后妃称国阴. 
13、御妻:帝王之妻, 也叫“御女”、“女御”, 位在世妇之下。《礼记·昏义》:“古者, 天子后立六宫, 三夫人, 九嫔, 二十七世妇, 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
14、天下母、天地母:都是对皇后的敬称。《汉书·元后传赞》:“及王莽之兴, 由孝元后, 历汉四世, 为天下母。”
15、娘娘:皇后或宫妃的称呼。 
16、坤极:皇后的别称。《后汉书·梁皇后纪》:“梁小贵人宜配天祚, 正位坤极。” 
17、妃:对皇帝的妾及太子、王、侯的妻子的称呼。 
18、妃子:皇帝的妾, 地位次于皇后, 在诸妾中地位较高。 
19、妃嫔:帝王妾侍的统称。唐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嫱, 王子皇孙, 辞楼下殿, 辇来于秦。”历代帝王妃嫔众多。《礼记·昏义》:“古者, 天子后立六宫, 三夫人, 九嫔, 二十七世妇, 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秦始皇灭六国, 尽收其宫女充实内廷;汉武帝妃嫔有昭仪、婕妤等四级;晋武帝有宫女近万人;康熙有妃嫔五十一人。
20、嫔、九嫔:皇宫中的女官名, 也是帝王的妃子。嫔, 也称嫔妇。《周礼·天官·内宰》:“九嫔掌妇学之法, 以教九御。”九御亦即九嫔。据说, 宫中女官九人一御, 九御八十一人。历代多用其制, 但名称不一。唐代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新唐书·后妃传》。
21、妃嫱、嫔御、嫔嫱:宫中的女官, 天子、诸侯的姬妾。妃嫱地位高于嫔御。 
22、贵人:宫中女官, 妃嫔的称号。东汉光武帝始置, 其地位仅次于皇后。此后, 历代沿用其名, 但地位的尊卑并不相同。例如, 清代贵人位在皇贵妃、贵妃、妃、嫔之下。
23、贵妃:妃嫔的称号, 在皇帝姬妾中地位最高, 仅次于皇后。南朝宋武帝时始置, 与贵嫔、贵人号称三夫人, 位比相国。隋以后历代均沿置。
24、贵嫔:宫中女官名, 也是皇帝的妃子。魏明帝时地位仅次于皇后。以后, 历代多沿用, 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25、德妃、贤妃:宫中女官名, 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唐时为正一品。 
26、淑妃:宫中女官名, 三国魏明帝始置。当时地位较高, 仅次于贵嫔和夫人。以后历代多设置。 
27、太妃:已故皇帝的遗妃。清制, 皇帝的祖父或父亲遗留的妃嫔, 分别称皇贵太妃、贵太妃。 
28、椒房:又称“椒室”。汉代皇后所居宫殿, 用花椒一类的香料和泥涂抹墙壁, 取其温、香、多子之义, 以表示吉利。后来就以椒房代称皇后。应劭《汉官仪》:“皇后称椒房……”
29、淑媛:宫中女官名, 三国魏文帝时始置。位在淑妃后。 
30、惠妃、丽妃、华妃:宫中女官名, 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唐玄宗开元时置。《旧唐书·后妃传·序》:开元中, “乃于皇后之下立惠妃、丽妃、华妃等三位, 以代夫人, 为正一品。”
31、少妃:先秦诸侯之妾的称呼。 
32、储妃:太子妃。 
33、东妃:太子妃。 
34、美人:宫中女官名, 亦是皇帝妃嫔的称号。西汉始置。据传, 汉宫妃嫔有十四等, 美人位居第五等。以后一直到明代, 宫廷中皆有美人名号。
35、良娣:太子妃妾的称号, 始于西汉。此后, 魏晋至隋唐后宫皆沿置。 
36、女君:君主的妃妾尊称嫡妻为女君。 
37、内宠、内嬖、嬖人:帝王宠幸的姬妾。《左传》僖公十七年:“齐侯好内, 多内宠, 内嬖如夫人者六人。”
38、正嫡、正室:嫡妻、正妻的别称。 
39、侧室、别室、别房:妾的别称。 
40、继室:诸侯次妃的别称。 
41、大娘、小娘:皇后与妃妾的别称。清梁章钜《称谓录》:“天子妻古称大娘。” 
42、细君:原为古代诸侯之妻的称呼, 后来转化为妻子的通称。 
43、夫人:周代诸侯的嫡妻。《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 诸侯曰夫人。”后来, 诸侯之母也可称夫人。汉代皇帝的妾皆称夫人。魏晋以后, 或称夫人, 或另立名号。
44、寡小君:古代国君夫人对诸侯自称的谦词。《礼记·曲礼》下:“夫人自称于天子, 曰老妇;自称于诸侯, 曰寡小君。”后来臣民对别国也谦称本国国君的夫人为寡小君。
45、内官:先秦时诸侯妻妾、宫廷女官的称号。后代多有沿用。 
46、内主:先秦时诸侯夫人的称呼。后代有时也指皇后。《晋武帝立皇后大赦诏》:“以仪刑万邦者, 必须内主。”
47、少君、小君:先秦时称诸侯的妻子为少君或小君。 
48、姬:古代帝王的妃妾。《汉书·外戚传》:“高祖薄姬, 文帝母也。” 
49、娣娰:古代帝王诸妾的合称。年长者为娰, 年幼者为娣。后世娣娰也指妯娌。 
50、媵:陪嫁的妾。古代诸侯的女儿出嫁时常以妹妹或侄女从嫁为侍妾, 称为媵。 
51、媵御、媵妾:随嫁的侍妾。又称媵侍、媵婢。 
52、妾、侍妾:妾的本意为女奴。帝王后妃之下的侍女通称为妾或侍妾。 
53、长妾、贵妾:古代诸侯有子的妾。 
54、贱妾、副妾:诸侯地位低下的妾 。 
55、小星:古时侍妾的别称。 
56、昭仪:宫中女官名, 亦是帝王的侍妾。汉元帝时始置。汉朝妃嫔在皇后之下有十四等, 昭仪是第一等。“位视丞相, 爵比诸侯王”。后世虽然亦多沿用此名号, 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57、昭容:宫中女官名, 亦是帝王的侍妾。汉武帝时始置。魏晋至隋唐多被沿用。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户外昭容紫袖垂, 双瞻御座引朝仪。”
58、昭华:宫中女官名, 亦是帝王的侍妾。魏明帝始置。后世亦有置此名号者。 
59、修仪:宫中女官名, 亦是帝王的侍妾。魏明帝始置。后世虽然亦多沿用此名号, 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60、修容:宫中女官名, 亦是帝王的侍妾。魏文帝始置。后世虽然亦多沿用此名号, 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61、婕妤:又作婕伃。宫中女官名, 亦是帝王的侍妾。汉武帝始置。当时有赵婕妤、尹婕妤等。婕妤在汉朝妃嫔十四等中列第二等。后世(明代以前)虽然亦多沿用此名号, 但地位尊卑不尽相同。
62、娙娥:汉宫女官名, 亦是妃嫔的称号。汉武帝始置。在汉宫妃嫔十四等中位列第三。后世沿用此称号者不多。 
63、容华:汉宫女官名, 亦是妃嫔的称号。汉武帝始置。在汉宫妃嫔十四等中位列第四。后世亦有沿用此称号者, 但地位不高。 
64、充依:汉宫女官名, 亦是妃嫔的称号。汉武帝始置。在汉宫妃嫔十四等中位列第七。后世亦多沿用此称号, 但名称略有不同。南朝宋称“充衣”, 隋代称“充仪”。 
65、梓童:封建社会中最高统治者皇帝的正妻皇后, 统摄六宫, 母仪天下, 地位相当显赫, 但是皇后有一个奇怪的称号, 常常被皇帝称为或自称为“梓童”。 
  “梓童”之名是何意?对此人们颇费猜详。据有的专家考证, “梓童”原作“子童”, 最早见于《全相平话五种》:“妲己乃问天子曰:‘大王前者行文字天下人进宝, 近日进得何宝?将来与子童随喜看之。’”(《武王伐纣平话》) 其著作的年代当在南宋之中或元至元之初。此时正是通俗文学大发展之际, 随着通俗文学的发展, 一大批新语汇产生, “子童”当是其中之一。 “子童”这个词汇实际上有根源, 它应该是由“小童”衍化而来。 “小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正配夫人的自称。《论语·季氏》中说:“邦君之妻, 君称之曰夫人, 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 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吕后:“子童领旨, 九月二十一日未央宫下, 斩讫韩信也。”(《前汉书平话》)“高祖圣旨言:‘..寡人去游云梦, 交子童权为皇帝, 把三人赚人宫中, 害其性命’。”(《三国志平话》) 
在明代小说中, “子童”逐渐被“梓童”所替代, 用于对皇后的称呼。例如《西游记》中“那国王急睁眼睛, 见皇后的头光, 他连忙爬来道:‘梓童, 你如何这等。’”)《西游记》八十四回) 


相关资料

  江南三大古楼
  中国五大瑞兽
  三媒六证和三姑六婆指的是什么
  旧社会的三教九流是什么
  为什么古代从右到左的写字
  古代形容颜色的词语
  常用礼貌用语七字诀
  古代的三种谥号类别
  古代对读书人的雅称
  中国古代的四大巾帼英雄
  员外是现在什么官职
  古代诗人雅称大全
  中国历代后妃制度
  古代官职一品到九品
  古代“沐浴”礼仪
  中国传统嫁娶“六礼”
  中国古代十大吝啬鬼­
  中国古代十大神童故事
  中国古代加官、兼职、代理官职名词解释
  诗词中的粘、替、对与失粘、失替、失对
  有皇族血统的姓氏
  唐代十大女诗人及代表作
  历史上各时期的三杰
  书籍各部分名称
  茶叶的种类有哪些
  古典文学知识:古籍之最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大全)
  血型与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