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0年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版) |
《咬文嚼字》编辑部12月4日在沪揭晓2020年十大流行语, 逆行者、后浪、神兽、直播带货、打工人等年度热词入选。 “今年是‘流行语’的大年。”《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分析, 语言是记录社会的符号, “今年大事很多, 这些都折射在了语言层面。” 也因此, 今年的十大流行语“抗疫流行语明显占优。”黄安靖形容, “疫情是今年的年度底色, 抗疫是今年的年度主题。” 同时, 全民流行语有增多趋势。黄安靖认为, 这同时表明, “社会焦点比较集中, 人们的关注度也比较集中。” 2020年十大流行语如下: 一、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新冠疫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全国人民紧密团结, 积极投入到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中。“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体现了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我国之所以在抗疫战中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持了“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这一指导准则。 二、逆行者 逆行, 指反着众人的方向而行, 不走寻常路;逆行者, 指由于职责和信念所系, 在发生重大危险时不顾个人安危, 迎难而上, 去拯救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人。2020年, “逆行者”成为对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的称呼。在这场抗疫斗争中, 广大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科技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等等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均被称为“逆行者”。他们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决心, 同时间赛跑, 与病魔较量, 有些同志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逆行者”展现了中国人民面对生死考验时坚守岗位、不畏艰险的优良品质。 三、飒 本用以描写风声。现在流行的“飒”, 特指帅气利落、潇洒清爽, 多用于女性。新冠病毒肆虐神州大地, 女性撑起了抗疫的大半边天。据统计, 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中约有50%是女性, 护士中女性超过90%。巾帼不让须眉, 女性是战疫前线的“最美风景线”。用“飒”来形容她们, 是全国人民对女性同胞最崇高的致敬!如今, “飒!”“真飒!”“又美又飒!”已成为人们赞美奋战在各行各业各自岗位上女性同胞的常用语, 在网络上广为传播。 四、后浪 源于“长江后浪催前浪, 世上新人换旧人”。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 短视频《后浪》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舆论焦点。视频中, 演员何冰激情演讲, 以“后浪”称呼新一代青年人, 表达了对他们的认可与赞美, 引起各界热议, “后浪”红极一时。当前流行的“后浪”, 大致是指我们的90后、00后。这一代人多为独生子女, 曾让人觉得“不着调”“太叛逆”, 但面对新冠疫情, 他们奋不顾身, 冲锋在前, 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后浪”承担起了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已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希望一代”。 五、神兽 神异之兽, 本指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的动物。2020年上半年, 因受新冠疫情影响, 全国各地中小学延期开学, 孩子们在家上网课。这些孩子活泼可爱, 但许多人调皮捣蛋, 还智商超群, 出格之事时有发生。他们在家学习, 没有教师监管, 家长不得不与之斗智斗勇, 使出各种招数, 犹如跟“神兽”相斗。家长们心力交瘁, 盼望疫情早日平复, 学校早日复课, 尽快让“神兽归笼”。“神兽”便成为疫情期间居家上网课的孩子的代称。 六、直播带货 即通过互联网平台, 使用直播技术, 进行线上展示、导购、销售的新型商品交易形式, 是“新一代电子商务模式”。 新冠病毒肆虐期间, “直播带货”有效解决了实体店顾客大幅减少、库存积压商品滞销的问题, 一批“大流量”带货主播实现了惊人的销售业绩, 吸引了众多行业采用这种模式。据媒体报道, 疫情严重的美国日前也开启了“直播带货”模式。“直播带货”已成为广为人知的流行语, 进入大众视野。然而, 在“直播带货”火爆的背后也出现了不少隐忧, 如违规宣传, 数据造假, 假冒伪劣产品不时出现, 售后服务无法保障, 等等。有效监管已成为当务之急。 七、双循环 2020年5月1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提出,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做出的重大调整完善, 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 都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双循环”已走进大众视野, 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词”。 八、打工人 打工, 本指做工, 多用于临时性的工作;打工人, 原本多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通常为外来务工人员。9月22日, 一名网友在网上发了一条自拍的短视频, 视频中他做出要出门打工的样子, 并说:“勤劳的人已经奔上了塔吊, 你却在被窝里伸了伸懒腰, 你根本没把自己生活当回事儿。早安, 打工人!” 这个视频引来大量关注与模仿, “打工人”随即引爆网络。在流传中, “打工人”适用范围扩大, 指称对象多元化, 几乎成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统称。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职员, 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 都称 “打工人”。 九、内卷 又称“内卷化”, 译自英语involution, 本是社会学术语, 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 或无法转化为更高级模式的现象。2020年下半年, 有几张图片刷屏:有人骑在自行车上看书, 有人边骑车边用电脑, 有人床上铺满了一摞摞书……“边骑车边用电脑”的同学被称为“卷王”登上热搜。“内卷”流行开来, 高校学生用它指非理性内部竞争。有同学举例:老师要求论文五千字, 不少同学为评优写了一万字, 甚至更多。人人都超要求完成任务, 但获优比例并未改变。现在, “内卷”从大学生群体中“出圈”, 各行各业内部的非理性竞争都以“内卷”称之。专业人士指出, 发展中出现停滞阶段很正常, 关键是要有效地进行理性竞争, 呼吁相关行业正视非理性的“内卷”现象, 积极探索“去内卷化”的改革之路。 十、凡尔赛文学 一种“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的话语模式, 也称凡学。这种话语模式先抑后扬, 明贬暗褒, 自说自话, 假装用苦恼、不开心的口吻炫耀自己。比如, 有人自炫长得瘦:“好羡慕那些轻轻松松就长胖了的人, 我一个月吃了好多东西以为能到90斤, 结果……太不公平了, 我想哭!”“凡尔赛文学”的得名源自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 这部作品细致刻画了18世纪末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活的浮华奢靡, 网友以“凡尔赛”借指高档、奢华的生活。11月初, 一个微博认证为作家的网友, 在微博上用“平实”的文字记录她的“高贵”生活, 引来网友吐槽。“凡学”因此而爆红, 网上掀起了一场“凡尔赛文学”创作大赛。实际上, 现在的“凡学”作品多数已不再是炫耀, 而仅是一种调侃。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
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