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诗四大家简介 |
元诗四大家 “元诗四大家”是指虞集、杨载、范梈(pēng)、揭傒斯四人。他们都是当时的馆阁文臣, 因长于写朝廷典册和达官贵人的碑版而享有盛名。他们的诗歌典型地体现出当时流行的文学观念和风尚, 所以备受时人称誉。四人的诗歌创作, 在题材内容上大致相同, 艺术上也比较相近。明人胡应鳞评此期诗风特征, “皆雄浑流丽, 步骤中程。然格调音响, 人人如一, 大概多模往局, 少创新规。视宋人藻绘有馀, 古淡不足。”(《诗薮》外编卷六)正道出了“四大家”的艺术共性。当然, “四大家”的艺术风格同中有异, 各人也还有一些自己的特征, 这是他们超过当时其他诗人的地方。 虞集:(1272-1348), 元学者、文学家。安伯生, 江西临川崇仁人, 人称邵庵先生。祖籍仁寿(属今四川), 迁崇仁(属今江西)。成宗大德初年到大都(今北京市), 任国子助教。文宗时官至奎章阁侍书学士, 与赵世延等编纂《经世大典》。素负文名, 有《道因学古录》。虞集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 人称“元诗四家”。虞集诗歌内容表现出较强的民族意识。他在《挽文丞相》一诗中, 对宁死不屈的南宋忠臣文天祥充满了哀悼, 以至有人这样说:'读此诗而不泣下者几希!'文字亦流畅宛转。在《赵千里小景》诗中, 他说'残云野水三百年', 也有凭吊宋亡的意思。虞集生二岁而宋亡, 但由于元代民族关系紧张, 以至在作品中表露出民族意识。“元诗四大家”中最优秀的诗人是虞集。他擅长律诗, 无论是五律还是七律, 都写得格律严谨, 隶事恰切而深微, 意境浑融, 风格深沉。例如七律《挽文山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 南冠无奈北风吹; 子房本为韩仇出, 诸葛宁知汉祚移。 云暗鼎湖龙去远, 月明华表鹤归迟; 不须更上新亭望, 大不如前洒泪时! 这是元诗中少见的名篇。诗人把深沉的历史感慨溶进严整的艺术形式中, 沉郁苍劲, 感人至深。虞集虽然宦途比较顺达, 但仍然希望到江南故乡归老田园。他的《风入松》词有“杏花春雨江南”的名句, 这种意境也常出现在他的诗中。 杨载:当时文名颇大, 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文章以气为主, 赵孟頫等对他都很推重。他的诗对现实一般是歌颂的, 有时也微露不满。如《怀钱塘故人柬应中父》、《寄维扬贾侯》, 都为怀才不遇者愤愤不平。另外, 在他晚年感到事业无成就时, 也每有叹老嗟卑的情绪, 他的《客中即事》诗说:\'渐觉星星雨鬓皤, 推愁不去奈愁何!客中忘却春光度, 惊见前林嫩竹多。'道出了新陈代谢的客观情况。其诗总的基调并不消沉。杨载的一些比较好的诗作, 特点是含蓄, 老练而不陈腐, 颇有新的意境。《题文丞相书梅堂》歌颂文天祥的高尚品德和节操, 表达了由衷的景仰心情。他的《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诗, 颇象唐诗, 圆润而不枯涩, 风格雄健。他把典故融化在诗句中, 平易通顺,全诗意境空灵飘忽。他炼字造句,下过苦工夫。他自己说:'诗当取材于汉魏, 而音节则以唐为宗。'杨载的诗风劲健雄放, 主要体现于七言歌行, 其律诗则以谐婉见长。范梈最长于歌行, 诗风豪放超迈又流畅自如。他的五律专学杜甫, 颇有杜诗沉郁凝炼之风。如《京下思归》: 黄落蓟门秋, 飘飘在远游。 不眠闻戍鼓, 多病忆归舟。 甘雨从昏过, 繁星达曙流。 乡逢徐孺子, 万口薄南州。 范梈:(1272~1330) 元代官员、诗人, 被誉为“元诗四大家”之一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名。。字亨父, 一名德机, 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少聪颖, 过目成诵, 善诗能文。年三十六, 作客京师, 驰名于朝廷官吏之间, 御史中丞董士选聘为家庭教师。由朝臣推荐为左卫教授, 迁翰林院编修官。任满后, 由御史台提升为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职官名称)。在任时, 不畏风寒瘴疠, 巡历偏远地区, 兴学教民, 审理冤错积案, 颇有政声。旋迁江西湖东道。随后, 又由御史台提升为福建闽海道知事。1329年, 授湖南岭北道廉访司经历;以母老末赴任。次年病卒。范梈的散文学秦汉, 其诗好为歌行古体, 学颜延年、谢灵运, 但多趣而高妙。他的诗多写日常生活和朋友来往应酬。但也有一些作品涉及社会现实, 如《闽州歌》描写了民间疾苦, 《社日》也写了社会习俗。在风格上比较多样, 而以冲淡闲远为时人所称道。虞集称他的诗:“如唐临晋帖, 终未逼真。”。著有《燕然》、《东方》等稿20卷, 后人辑为《范德机诗》、《木天禁语》两书传世。范梈诗中有一些句子, 如“雨止修竹闲, 流莺夜深至”(《苍山感秋》)。他自己非常得意, 也得到吴师道、陈旅等人的称赏。他有些诗,如《看东亭新笋》,写得自然而有新意。 揭奚斯:(1274-1344), 在元代宫廷皇家讲坛上, 一位学者正在给太子殿下和王公大臣子弟讲课, 他那高博的见识、精辟的议论、透彻地说理使听者动容。后来, 他的学生当中有两位登上了皇位, 即元惠帝、元顺帝, 而那位教了两代皇帝的学者则是元朝“儒林四杰”之一的大文学家揭奚斯。揭奚斯, 字曼硕, 元代富州(今丰城杜市镇朱揭村)人, 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揭奚斯幼年家境贫苦, 从5岁开始跟随父亲读书, 父子互为师友, 昼夜不懈。到他成年以后, 已经是一个满贯经史百家、文采出众的青年学者了。由于生计年迫, 揭奚斯开始出游湖湘, 以教书自给。湖南宪使卢挚、湖北宪使程钜夫非常赏识他, 程还把自己的堂妹许配给他为妻。湖南宣慰使赵淇以“知人”著称, 当他看到揭奚斯的文章以后, 称叹地说“他将来定会成为翰苑名流。” 揭傒斯的诗以清婉流丽见长, 有些作品则质朴无华, 别有寄托。如《秋雁》: 寒向江南暖, 饥向江南饱。 莫道江南恶, 须道江南好。 此诗暗讽蒙古统治者一面掠夺南人的财富一面又歧视南人的行径, 是元代中期罕见的讽刺之作。 |
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