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华字典

  按部首检索  按拼音检索
中国古代十大状元及相关资料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状元

   科举考试, 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 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 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 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 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 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 共有592人。这592个状元中, 亦各有千秋。
    中国历史上唯一可考的驸马状元——郑预
    自古以来, 民间就经常把驸马与状元这两个词联系起来, 好像中了状元就可以做驸马。实际上中国历代可考的驸马状元只有郑颢一位。郑颢是唐会昌三年的状元。本来他早有婚约在身, 中状元后打算迎娶卢家的千金。可是这位年轻英俊的状元被皇上看中了, 非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 郑颢偏偏不爱公主, 非娶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卢家小姐。唐宣宗便让宰相白敏中说服他, 白敏中费尽口舌, 又多方威逼利诱, 终于迫使他娶了万寿公主, 婚后两人生活得并不幸福, 后来郑颢多次弹劾白敏中, 幸好唐宣宗自知理亏, 替白敏中压下了弹劾的奏章。
   
脸皮最厚的状元——裴思谦
    唐文宗时, 宦官仇士良掌权, 朝臣的生杀予夺, 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裴思谦当时只是一个秀才, 但他巴结权贵的功夫十分了得, 很快便与仇士良打得火热。这一年, 裴思谦心血来潮, 想当个进士, 便向仇讨了个帖子, 去找当年的主考官高锴。高锴为官清正, 将他轰了出去。裴思谦气愤之际, 声称明年非状元不要。第二年, 裴思谦又拿着仇士良的帖子来找主考官高锴, 对他说:“仇大人有信, 荐裴思谦为状元。”高锴早把裴思谦忘掉了, 对他说:“状元已经有人了, 状元以外的可以按仇大人的意思办。”裴思谦厚着脸皮说:“裴秀才非状元不放!”高锴知道这次再得罪仇士良不会有好果子吃, 就说:“既然如此, 我要见裴秀才。”裴说:“卑吏便是。”不得已, 只好让他当了状元。自己去要功名, 而且非要个状元, 此君脸皮之厚, 状元中无人可比。
    相扑扑出的状元——王嗣宗
    宋太祖赵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 太祖亲临讲武殿举行殿试。考生王嗣宗、陈识最先完卷, 一同上呈, 且二人的试卷均为上乘之作。谁为第一?太祖实在犯难。最后马上得天下的太祖让二人角力(即相扑), 胜者为状元。王嗣宗便与陈识在大殿上扑斗起来, 结果陈识倒地, 王嗣宗夺得了当年的状元。
    最自信的状元——胡旦
    宋太宗元年, 有一书生到山东某县游览。知县大人得知该书生颇有文采, 便设宴款待。知县的公子很蔑视那书生, 问其有何特长, 书生说工诗。公子便让他诵读一首, 书生诵了一首, 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公子一听, 大笑说:“此乃一瞌睡汉。”书生十分气愤。这书生便是吕蒙正, 第二年, 吕蒙正一举夺魁。他写信给那公子:“瞌睡汉如今中了状元啦。”公子看了他的信, 冷笑一声:“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 输你一筹。”第二年, 新科状元正是这位公子——胡旦。综观科举史, 有如此自信者, 胡旦当属第一。
    身份最高的状元——赵楷
    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 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 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 竟一路披靡, 进入了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 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 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高兴之余, 怕天下士子说闲话, 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据传清朝康熙帝也曾偷偷参加科举, 并获得第三名(探花), 但毕竟不是状元。所以赵楷便成了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最悲惨的状元——陈安
    明太祖朱元璋年间, 福建闽县人陈安于洪武三十年高中榜首, 成为大明第六个状元。巧的是, 这次中进士的都是南方人。更巧的是, 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榜一公布, 北方士子不服。纷纷上告主考官偏袒同乡, 贬斥北方士子。朱元璋大怒, 命张信、陈安等12人复查。这时又有人举报张信、陈安有意将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试卷交皇上审阅, 这本来莫须有的事, 可是朱元璋震怒, 将陈安革除功名, 车裂而死。陈安仅仅做了不足20天的状元, 便死于非命, 下场极为悲惨。
    最受人推崇的状元——康海
    明孝宗时, 28岁的康海进京参加会试, 他发誓要夺得第一名, 可惜的是, 第一名还是被鲁铎夺去了, 他仅仅得了第四名, 康海不服气, 对众人说:“会试时让了鲁铎, 殿试时决不再让他人!”殿试时, 康海果然发挥出色, 一举夺魁。其文章令主考官拍案叫绝。送皇上审阅时, 孝宗也赞不绝口, 声称:“我大明一百五十年来, 无此佳作, 此卷变今绝古!”遂朱批康海为状元。
    当初会试时康海不服鲁铎的气, 这次自然有人不服他的气, 第二名孙清便是一个。他对众人说自己的文章比康海的强多了。待到他看到康海及第时的文章, 叹服。跑到康海家里, 对着他拜了半天, 称自己甘愿为徒。皇上、首辅和同年的赞誉, 使康海名扬天下, 朝野景慕, 争一睹其风采。能与康海家沾上点边的, 都引以为自豪。康海的祖父曾在南京做过官, 南京人便声称:“康状元乃南京风水所出。”
    富有传奇色彩的状元——史大成
    史大成是清朝浙江所出的第一位状元, 在他中状元之前, 浙江民间便流传着一种说法, 说浙江的状元在大清朝是“始于史, 终于钟。”殿试时, 他的试卷被主考官拟为第三, 皇上御览时, 十分推崇他的书法, 说:“此人楷书工整, 必定是个正人君子”于是钦定他为状元。巧合的是, 浙江所出的最后一个状元叫钟骏声, 惊人地验证了“始于史, 终于钟”的说法。
    最能吃的状元——李蟠                      
    李蟠是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他身材高大, 特别能吃, 加之思路、写字都很慢, 所以在殿试时揣了36个馒头。意思是, 今天无论如何, 赖也要赖在考场里把文章写完, 怕到时挨饿, 所以要带足干粮。
    果然, 天黑了, 考生们都交了卷, 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 监考官过来催他交卷。他急得满头大汗, 声泪俱下地央求主考官;“学生毕生之业, 在此一举。请千万不要催逼, 容我慢慢写完。”监考官见他可怜, 就发给他几支蜡烛。这时他带的36个馒头早已吃完, 又厚着脸皮要了几个馒头, 挑灯夜战。一直写到深夜才交卷。康熙帝知道这件事后, 不但不怪罪他, 反而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 竟破例让他当上了头名状元。与他同榜的探花做诗一首调戏李蟠:“望重彭城郡, 名高进土科。仪容好绛勃, 刀笔似萧何。木下还生子, 虫边还出番。一般难学处, 三十六饽饽”自此, “饽饽状元”李蟠传遍士林。
    最侥幸的状元——毕沅
    毕沅中状元前是军机处的一个小官, 在那年的4月25日夜, 他与同僚储重光、童凤三人在军机处值班。此三人都顺利通过了会试, 准备参加于4月26日举行的殿试。储、童二人想回寓所准备明天的殿试, 便对老实的毕沅说:“我俩书法好, 有望夺魁。你书法不行, 就别做非分之想了, 替我俩代劳吧。”清朝殿试的确有偏重书法的现象, 而毕沅的书法又的确不行, 就答应了。当夜, 陕甘总督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转到军机处, 毕沅详加研读。没想到第二天殿试考时务策, 题目正是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毕沅胸有成竹, 挥笔立就。开榜结果, 毕沅高中状元。储重光中了榜眼, 童凤则列二甲第六。当储、童二人得知那晚的事后, 无不嗟叹。
 
【延伸阅读】
古代科举轶事:名字好长得帅皆可成状元
 
    【核心提示】当咸丰皇帝即位时, 有位应试的孙姓举人立即悄悄改名为“孙庆咸”。开科后, 虽然他的文章平平, 但考官看见这个名字好, 为博新主子欢心, 遂将他取为会试第一名。
    科举, 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俗乃至民族性格的深刻广泛影响, 很少有一种制度能够和它相比。比如, 深深渗透到中国人思想和血液中的状元文化就是一例。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现代高考制度和过去的科举制当然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文化的血脉是无法割断的, 延续过1300多年之久的科举文化对中国人思想的潜移默化影响, 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 我们都无法回避。
    “状元”称号最早出自唐朝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 自隋唐开始施行, 直到清末废止, 其间除了蒙元初期的几十年停止了一段, 无论是历时长久的统一王朝, 还是不断更迭的五代十国;无论是汉族人建立的帝国, 还是少数民族政权, 一直沿用了1300多年之久。
    中国古代选拔人才, 秦以前的商周时代主要是贵族世袭制。战国时诸侯纷争, 得人才者昌, 出现过下级士族及庶民大量登上政治舞台的现象。两汉时代主要行“察举制”, 就是定期由郡国长官听取“乡举里选”的意见, 考察辖区内的人才, 荐举给中央去做官。魏晋南北朝时, 察举演化成为“九品中正制”, 察举大权完全掌握在各地的豪门世族手中, 以致弊端丛生, 出现了“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这种非常有害于人才发展的局面。
    隋统一中国后, 废除了地方豪族把持察举的特权, “九品中正制”渐废, 开始试验由中央设科目, 地方举人才, 经考试后入仕的作法, 这就是科举制度的开端。又因为隋炀帝喜文学, 他始设的“进士科”后来成了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科。
    整个隋朝大约只考四五次, 开头考取的叫秀才, 后来考取的才叫进士, 总共只有秀才进士12人。
    唐代“选士多因隋制”, 初期科目之名繁多, 据清代学者顾炎武《日知录》统计, “见于史者凡50余科”, 是名副其实的“设科取士”、“分科举人”。武则天以后, 每年常规考选的科目, 只有“进士”和“明经”两科了。宋代王安石变法后, 只留下了进士一科, 元、明、清相沿不变。虽不是“分科举士”了, 但“科举”这个称谓却一直沿用下来。
    “状元”一词始于唐代。凡举人进京会试, 须先到礼部投状报到, 故时人称进士第一名为状元, 又称状头。唐高祖武德五年(622)朝廷开办贡举, 考取进士四人, 第一名是孙伏伽,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唐代的状元还不像后世那样受人艳羡。唐代状元并不为史书所特别记录, 两《唐书》里有传的状元, 如王维、柳公权、李固言, 只称“中进士第”, 并不强调其状元头衔。而且, 唐代考中状元也和其他进士一样, 只有再通过吏部试才能入仕做官。
    唐代状元没有高出一般进士之上的特殊荣耀, 这和当时的考试与录取方式等很有关系。状元既不是像宋代那样由皇帝经殿试“钦点”, 也不是全凭考场上的答卷定名次, 通常是由考官决定。而考官受人请托和接受推荐, 取谁为状元都属正常现象。
    宋朝状元最“拉风”
    唐代科举, 考试和录取透明度都很大, 所谓通关节, 是指在考前就和主考官约定, 用不着在考场内、答卷上或在阅卷时作弊, 虽不正大光明, 却也不违法。
    自宋太祖禁止公荐, 科考逐步过渡到以答卷定弃取。宋真宗时, 建立起相当完备的考试规则, 试卷糊名弥封, 不论主考官出于什么动机——受请托、受贿或是爱才, 要想预定录取谁, 都不能公开进行了, 完全凭考场上的答卷来定录取与否。
    宋代比唐代更加重视科举, 宋太祖亲自行殿试, 由皇帝定状元。殿试的定制, 使皇帝成为座主, 他选定的第一名门生当然重要。宋太宗曾亲自写诗赐与吕蒙正、胡旦、陈尧叟等状元。状元及第, 立即授予很优的官职, 并且升迁很快。北宋状元官至宰相(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而政绩为史家所称道者, 有吕蒙正、王曾、李迪、苏易简、蔡齐等。
    宋代朝廷竭力给予新科进士各种荣耀。新进士录取后, 皇帝亲自一一接见并赐宴(如闻喜宴、琼林宴等);诏令宫中卫士为状元清道开路, 前呼后拥, 公卿以下无不驻足观望, 连皇帝也行注目礼。其情景之壮观, 就是出外领兵打仗、奏凯还师的将军回京, 场面也不及此。
    宋代科举, 起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治平三年(1066)英宗正式规定, 此后每三年举行一次, 并成为定制, 为历代所遵循。
    北宋殿试前三名均称“状元”;南宋时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 并为后代所沿用。状元一词的来历前面已经说明过, 而第二名好比榜中的眼睛, 故称榜眼。探花则源于唐朝杏园的探花宴选少年俊秀者为探花郎的习俗。
    权臣之子得中状元也有政治斗争
    明正德六年, 四川新都人杨慎考中状元, 他父亲杨廷和是当时的内阁大学士, 相当于宰相。杨慎是现任宰相之子中状元的第一例。虽也曾引起一些窃窃私语, 如有人说, 殿试首席读卷官、内阁首辅李东阳先把策题告诉了杨慎, 杨慎才“所对独详”, 但杨慎的学识渊博, 才思敏捷, 素为朝野所公认, 所以即使到嘉靖初年杨慎父子以“议大礼”而获罪, 政敌们也并不纠缠此事。后来杨慎最终成为明代成就最为突出的大学者, 就更堵死了所有非议者的口。
    但是明万历初年, 宰相张居正的儿子张懋修中了状元, 引起的议论可就纷繁复杂, 导致的后果更是非常严重的了。
    张居正是明代最有权势的宰相, 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大政治家。然而功高震主的张居正, 在皇权至上的时代结局必定是悲剧。万历十年, 张居正病死, 不久明神宗就削夺他的一切封赠, 随即抄家。
    万历四年(1576)乡试, 张居正的两个儿子张嗣修、张懋修考中举人。这并不算稀奇, 到此为止人们也不会说什么。然而到万历五年会试, 张嗣修一甲二名考中榜眼。人们虽不敢明言, 但怀疑的目光、私下的议论就难免了。更令人惊愕的是万历八年会试, 张懋修状元及第, 大魁天下, 更让许多人心生不满。直言敢谏的御史魏允贞上疏, 认为“辅史子弟不应中式”, 立即遭遇贬黜。张居正位高权重, 他认可了的事, 谁也不能说三道四。可是两年以后张居正去世, 张懋修、张嗣修兄弟考中状元、榜眼的事, 便成了张居正的一大罪状, 有人揭发说张懋修的状元策是他人代作的。结果张氏兄弟的功名虽然没有被明令革除, 但他们都以父罪而“谪戎”, 命运也很悲惨。反对张居正的人更给张懋修加上了“关节状元”以至更难听的“野鸟为鸾”的恶名, 很难洗刷清楚了。张居正死时, 他的第五个儿子尚幼, 有人作诗嘲讽:“状元榜眼尽归张, 岂是文星照楚乡。若是相公身不死, 五官必定探花郎。”
    有了这样的先例, 以致后来万历二十年前后的首辅沈一贯, 为了避嫌, 竟让本来很有才华的儿子沈泰鸿放弃科考。沈泰鸿对此不能理解, 结果父子反目成仇。
    “卷面外因素”造就的状元
    在状元录取中, 除了权势因素的影响外, 其他一些因素, 比如姓名、相貌等, 有时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名字只是一个符号, 但在科举时代, 有时因一个名字, 竟关乎得失, 系于祸�!�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殿试, 原拟第一名是孙曰恭。当大臣们把写好的名单呈明成祖朱棣过目的时候, 朱棣一看就连连说, 不行不行, 孙暴怎能做状元。古人直行书写, 曰与恭连起来看, 看着就像个暴字。最后按皇上的意思, 将第三名的邢宽点为状元。朱棣为什么忌讳这个暴字而推崇宽字?这有很深的心理因素。因为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 他本来没有资格做皇帝, 是通过阴谋和武力而夺取皇位的, 因为害怕别人说他残暴, 所以对暴字有特殊的敏感。他力图在晚年树立一个宽厚仁慈的形象, 邢宽因此得了便宜。因为朱棣认为, 邢宽这个名字隐含着“刑政宽和”的意思。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正逢慈禧太后七十大寿。这一年的殿试中, 主考官们发现应试举人中有个叫王寿彭的, 寿彭是寿比彭祖的意思, 彭祖是传说中的老寿星, 活了800多岁。为讨慈禧欢心, 考官们决定拟王寿彭为第一名, 呈太后审定。果然慈禧见了这个名字很喜欢, 很顺利就钦点他为状元。
    也有投机取巧、临时改名的。当咸丰皇帝即位时, 有位应试的孙姓举人立即悄悄改名为“孙庆咸”。开科后, 虽然他的文章平平, 但考官看见这个名字好, 为博新主子欢心, 遂将他取为会试第一名。
    名字取得好不好很重要, 相貌长得帅不帅关键时刻也会成为决定因素。洪武四年(1371), 明朝举行开国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本来拟定郭冲为状元, 可是朱元璋觉得此人貌不惊人, 不足以显示大明帝国的新兴气象, 于是将气宇轩昂、相貌堂堂的吴伯宗点为状元, “以壮国威”。
    明弘治十二年(1499)殿试, 原定浙江人丰熙为第一名, 但因为丰熙一只脚有毛�。透难」愣虾O嗝膊凰椎穆孜男鹞丛�。但丰熙的对策写得很出色, 皇帝十分赞赏, 就定他为一甲第二名, 却赐同状元及第, 作为安慰。丰熙成为戴状元冠的副状元, 千古仅此一例。
    古代状元轶事
    状元平均年龄大约三十岁
    历史上的状元大都是青年, 据统计, 有生卒年月可考的状元, 其及第时平均年龄如下:
    唐朝状元平均29.4岁;
    宋朝状元平均29.6岁;
    元朝状元平均29.5岁;
    明朝状元平均32.3岁;
    清朝状元平均31.9岁。
    据传说, 状元中年龄最大的是北宋时期的梁颢, 参加科考47年, 登龙门时已82岁了。梁颢中状元后, 官至翰林学士、当过开封府尹, 到92岁才寿终正寝。而他的儿子梁固, 后来也考取了状元。
    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要数唐朝的贾至和明朝的丁显, 都是17岁得中状元, 可谓少年得志。关于丁显还有一段趣事。据说当年殿试前夕, 朱元璋做了一个梦, 梦见一枚特别大的钉子牢牢钉在墙上。朱元璋第二天阅卷时看见丁显这个名字, 丁者钉也, 显者应梦也, 丁显就被钦定为状元, 人们称之为“应梦状元”。
    顺便说一句, 《铡美案》写陈世美考中状元后被招为驸马, 富贵变心、杀妻灭子, 结果被包公处死。由于这个故事广泛流传, 很多人往往认为科举时代凡考中状元的, 都很可能被招为驸马。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历史上, 被招为驸马的状元只有唐代的郑颢一人。原因也很简单, 古代仕子大都早婚, 待到中状元时, 一般早就结婚生子了。
    “连中三元” 历史上只有17人
    宋代确立了科举考试的地方、礼部、殿试三级考试制, 所以也就有了“连中三元”的说法。宋代的“三元”, 指科举考试中地方解试、中央礼部试和殿试中的三个第一名, 即:解元、省元(礼部是尚书省所属的一个部, 礼部试又称“省试”)和殿元。
    一个士人能中“三元”实在太难了, 即使真正的文才超众, 也还少不了幸运。北宋最有名的“三元”是王曾, 他在礼部试所作《有教无类赋》和殿试所作《有物混成赋》, 都被视为模范答卷, 长期为人传诵。王曾官至宰相, 是中国科举史上仅有的十几名“三元”中的佼佼者。
    金代前期很长一段时间, 科举分乡、府、省、殿四级考试。在大定三年, 竟奇迹般地出了一个连中“四元”的孟宗献。金世宗知道了非常高兴, 本来状元例授“从七品”, 这次皇帝做主, 破例授予孟宗献“从六品”官员。不过, 孟宗献出仕不久就去世了, 未见事功, 他只是在科举史上留下了一个“四元”的佳话而被后人所知。
    据统计, 连中“三元”, 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状元只有17人。
    苏州是最名副其实的“状元窝”
    有人做过统计, 自隋唐至明清1300年间, 大约进行过科举考试788次, 有名字记载的状元671名。在历史长河中, 状元毕竟寥若晨星。可这样少量的状元, 也出现了“状元窝”奇观。
    福建永泰县在南宋孝宗乾道年间接连出了三位状元, 即萧国良、郑桥、黄定。后人在县城建“三元祠”以为纪念, 并作诗曰:“相去未逾一百里, 七年三度状元来。”
    “状元窝”最突出的是苏州。明清两朝共出状元204名, 而苏州独占34名。其中清朝状元114名, 苏州占27名, 绍兴8名, 杭州6名, 山东曲阜5名, 这四个地方竟占全国状元总数的40%强。而苏州可算名副其实的“状元窝”。
    更令人称奇的是父子兄弟翁婿同登龙门, 可谓一门占尽风流。唐代科举还有“察举遗风”, 所以父子兄弟状元也较多, 大约出现了七八次之多, 而明清时代也都不只一次有这种现象出现。
    最后一个状元未辱名节
    清光绪三十年(1904)举行殿试, 状元是刘春霖,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1872-1944), 河北肃宁人。据说当初原拟状元是广东人朱汝珍。因为名字中有个珍字, 慈禧最恨光绪帝的珍妃, 因此慈禧就把朱汝珍一笔勾掉, 换上本是第五名的刘春霖。因这时恰逢大旱, 最盼甘霖。
    刘春霖状元及第后不久被派往日本留学, 辛亥革命后一度隐居家中不参与政事。“九一八”事变后, 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派人以溥仪名义邀请他担任教育部长, 刘春霖表示:“君非昔日之君, 臣非昔日之臣”, 断然予以拒绝。日寇侵占北平后, 汉奸组织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 以同科进士身份拉拢他担任北平市长, 也被刘春霖当面痛斥。1944年刘春霖因心脏病猝发辞世, 时年73岁。
    历史上曾有一个女状元
    有一出戏叫《女驸马》, 写冯素珍女扮男装考中状元被招为驸马的事。现实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女状元, 出现在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于1853年定鼎南京后就开科取士, 先后录取几百名进士, 其中文武状元7人。太平天国还专门设立女科, 录取的女状元名叫傅善祥。
    傅善祥只有19岁, 一举夺魁, 轰动天京。傅善祥最初在东王府任记室, 也就是当秘书, 后提升为殿前左丞相。  (北京日报)

相关资料

  江南三大古楼
  中国五大瑞兽
  三媒六证和三姑六婆指的是什么
  旧社会的三教九流是什么
  为什么古代从右到左的写字
  古代形容颜色的词语
  常用礼貌用语七字诀
  古代的三种谥号类别
  古代对读书人的雅称
  中国古代的四大巾帼英雄
  员外是现在什么官职
  古代诗人雅称大全
  中国历代后妃制度
  古代官职一品到九品
  古代“沐浴”礼仪
  中国传统嫁娶“六礼”
  中国古代十大吝啬鬼­
  中国古代十大神童故事
  中国古代加官、兼职、代理官职名词解释
  诗词中的粘、替、对与失粘、失替、失对
  有皇族血统的姓氏
  唐代十大女诗人及代表作
  历史上各时期的三杰
  书籍各部分名称
  茶叶的种类有哪些
  古典文学知识:古籍之最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大全)
  血型与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