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华字典

  按部首检索  按拼音检索
历代中国的别称

中国的别称: 
九州, 相传禹治水后, 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⒀簟⒃ァ⒘骸⒂�。《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 九州泛指中国。
 
赤县神州, 《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 《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 自有九州。 
”《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 名曰赤县。”神州, 《中华大字典》:“神州, 中国之别称。”始于战国后。
 
海内, 《辞源》“四�!碧踝�: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 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 外国叫海外。 
华夏, 《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夏原为国号, 华原为国名。后称华夏为中国。 
中夏, 《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 瞰四裔而抗棱。” 
函夏, 《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 彼曾何足与比功。”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 函夏谧宁。” 
九牧, 《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 铸九鼎, 象九州”。 
九区, 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 燕歌以咏。” 
九域, 《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 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八州, 《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相传,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 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 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 “华”字有美丽的含义, “夏”字有盛大的意义, 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 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 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中国”的别名, 除上述的“华夏”外, 还有“中华”、“九州”、“四�!薄ⅰ吧裰荨钡瘸坪�。“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 《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 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 泛指全国。唐代韩亻屋诗云:“中华地向边城�。夤拼拥荷侠础�, 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所以, “中国”也简称“华”, 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九州”之名, 起于战国中期。当时列国纷争, 战火连天, 人们渴望统一, 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 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⒃ァ⒘骸⒂壕胖�。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 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 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后代的州越分越多, 越分越细, 辖区也越来越�。行牡赜虼笾孪嗟庇谡焦贝熬胖荨钡姆段�。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 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时候, 中国曾有“四�!敝�, 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战国齐人邹衍, 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 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 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 但不过是裨�;啡频男【胖�;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 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所以, “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 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相关资料

  江南三大古楼
  中国五大瑞兽
  三媒六证和三姑六婆指的是什么
  旧社会的三教九流是什么
  为什么古代从右到左的写字
  古代形容颜色的词语
  常用礼貌用语七字诀
  古代的三种谥号类别
  古代对读书人的雅称
  中国古代的四大巾帼英雄
  员外是现在什么官职
  古代诗人雅称大全
  中国历代后妃制度
  古代官职一品到九品
  古代“沐浴”礼仪
  中国传统嫁娶“六礼”
  中国古代十大吝啬鬼­
  中国古代十大神童故事
  中国古代加官、兼职、代理官职名词解释
  诗词中的粘、替、对与失粘、失替、失对
  有皇族血统的姓氏
  唐代十大女诗人及代表作
  历史上各时期的三杰
  书籍各部分名称
  茶叶的种类有哪些
  古典文学知识:古籍之最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大全)
  血型与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