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汉语连词发展史:
上古时期, 开始形成的连词, 绝大多数是单音连词, 比较集中地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复音连词(主要是双音节的), 上古时也有, 但不多。到近代多起来, 并形成一个复音连词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更显示出共存与竞争(据王士元竞争变化理论)的现象, 最后成为现代汉语复音连词的定型形式。
在产生连词的上古时期, 就有一些连词搭配组合使用。连词搭配组合使用的大发展时期在近代。现代汉语中的连词组合形式多产生于近代后期的明清时期。本文是站在现代汉语的立场上, 讨论连词从“诞生”到现代汉语中的定型这段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特点。正是有了这些发展特点, 才使得连词有了当今使用的定型词儿和结构格式。
这些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兼职者分担──精密化。
二、同义者竞争──单一化。
三、异形者更换──通俗化。
四、同形者自汰──纯形化。
五、兼职者分担──精密化
上古早期, 连词很少, 只有“以、而、且、则、乃、惟、其”等十几个
到春秋战国时期, 连词渐渐多起来, 一词兼数职也逐渐分工, 用法开始固定化。
中古以后, 职务的分化与分担甚为明显。
经过近代汉语的职务消长演化, 连词分工精细, 发展成为现代汉语运用的连词。
上古时一个词儿身兼多职, 有的一个职务又兼有多种意义, 中古以后发生变化, 近代汉语变化尤其大, 变化的方式是同义竞争与同义替代, 变化的结果是“职务分�!�, 由一个词的多个义位变成多个词。
兼职分工以后, 各词各司其职, 有的不担任连词职务了, 如“为”。这样, 词的职务与词的自身都明确化, 精密化了, 这是语言发展的必经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