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代老虎的别称大全 |
| 虎(学名:Panthera tigris)是猫科豹属动物, 被列为《世界自然�;ち吮粑N镏趾焐肌繁粑6�。虎年话虎, 威风的啸风子、山神爷是虎, 宛若温润君子的白额侯、封使君也是虎, 听起来武力值不咋高的大虫、戾虫还是虎。小编收集古代一些关于老虎的称呼, 大家可以学习一下。 ![]() 1、大虫: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大虫老鼠, 俱为十二相属。”《水浒传》:“那一阵风过处, 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 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2、老虫:萧继宗《湘乡方言.动物》:“湘乡谓虎为老虫。”同治六年《宁乡县志》:“虎曰老虫。” 3、戾虫:《战国策·秦策二》:“有两虎诤人而斗者, 管庄子将刺之, 管与止之曰:‘虎者, 戾虫;人者, 甘饵也。今两虎诤人而斗, 小者必死, 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 是则一举而兼两虎也。’” 4、毛虫祖:清·钱谦益《题画二首为傅石君·射虎图》:“南山白额毛虫祖, 掉尾磨牙踞林莽。”啮人不肯避贤毫, 狡兽轻禽敢余侮? 5、老大虫: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彝叔赴召时, 有华山道人献诗曰:‘北蕃群犬窥篱落, 惊起南朝老大虫。’” 6、山君:《说文·虎部》:“虎, 山兽之君。”故以虎为山兽之长。《骈雅·释兽》:“山君, 虎也。”清·黄景仁《圈虎行》:“何物市上游手儿, 役使山君作儿戏。” 7、斑奴:清·黄景仁《圈虎行》:“我观此状气消沮, 嗟尔斑奴亦何苦。” 8、白额:《晋书·周处传》:“南山白额猛兽, 长桥下蛟, 并子为三矣。”李白《大猎赋》:“虽凿齿磨牙而致伉, 谁谓南山白额之足睹。”王琦注:“白额虎盖虎之老者, 力雄势猛, 人所难御。” 9、白额侯:宋·叶廷珪《海录碎事·鸟兽草木》:“白额侯, 虎也。” 10、寅兽:亦称“寅客”。寅于十二生肖中配虎, 故有此称。陶弘景《真诰·翼真检》:“有云寅兽白齿者是虎牙也, 亦直云寅兽者, 亦云寅客。” 11、封使君:《太平御览》卷八九二引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汉宣城郡守封邵, 一日忽化为虎, 食郡民。民呼曰封使君, 因去, 不复来。故时人语曰:‘无作封使君, 生不治民死食民。’”使君, 太守。后诗文中以“封使君”为虎的代称。 12、李耳:《太平御览》卷八九一引汉应劭《风俗通》:“呼虎为李耳。俗说虎本南郡中庐李氏公所化为, 呼‘李耳’因喜, 呼‘班’便怒。”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虎》:“李耳当作狸儿, 盖方言狸为李, 儿为耳也。” 13、老饕:韦庄《小将张彦射虎歌》:“老饕已毙众雏恐, 童稚揶揄皆自勇。” 14、於菟:《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谷, 谓虎於菟。” 15、老牙:李鼎超《陇右方言.释动物》:“‘老牙’即‘老虞’。‘老虞’者犹言‘老虎’也。” 16、伏猛:苏轼《送程之邵签判赴阙》:“林深伏猛在, 岸改潜珍移。”赵夔注:“伏猛以言虎, 潜珍以言龙。” |
| 相关资料 |